开放式炼胶机安装
发布时间: 2025-08-13 点击次数: 80次
开放式炼胶机是橡胶加工行业中的关键设备,主要用于塑炼、混炼和热炼等工艺。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、安全性及生产效率。以下是开放式炼胶机安装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:一、安装前准备
- 场地选择
- 基础要求:选择平整、坚实的混凝土基础,承载能力需满足设备重量(含胶料)的3-5倍。基础表面水平度误差≤2mm/m。
- 空间布局:确保设备周围有足够操作空间(前后≥1.5m,两侧≥1m),便于检修、上料和下料。
- 环境条件:远离振动源、腐蚀性气体和高温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水侵蚀。
- 设备检查
- 开箱验收:核对设备型号、规格与合同一致,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、无损坏(如辊筒、轴承、减速机等)。
- 预装配测试:对电机、减速机等关键部件进行空载试运行,确认无异常噪音或振动。
- 工具与材料准备
- 工具:水平仪、千斤顶、扳手、扭矩扳手、电焊机(如需)、吊装设备等。
- 材料:地脚螺栓、垫铁、防震垫、润滑油、密封胶等。
二、安装步骤
1. 设备就位与粗调
- 吊装定位:使用吊车或叉车将炼胶机主体缓慢吊至基础上方,通过导向装置(如定位销)初步对齐安装孔。
- 水平调整:
- 在辊筒轴向和径向放置水平仪,通过调整垫铁高度使水平度误差≤0.05mm/m。
- 固定地脚螺栓前,再次复核水平度,避免因紧固导致偏差。
2. 地脚螺栓固定
- 一次灌浆:
- 在基础孔内灌入无收缩水泥砂浆(高度为孔深的2/3),插入地脚螺栓并初步固定。
- 待砂浆初凝后,用扭矩扳手按设备说明书要求紧固螺栓(通常分2-3次逐步加力)。
- 二次灌浆:
- 在设备底座与基础间隙处灌入砂浆,填满至底座上表面,确保设备与基础紧密结合。
- 灌浆后保持湿润养护7天,防止开裂。
3. 传动系统安装
- 减速机与电机对中:
- 使用百分表检测减速机输出轴与辊筒轴的同轴度,误差≤0.05mm。
- 调整电机位置,使皮带轮或联轴器间隙均匀(通常1-3mm),张紧力符合要求。
- 皮带/联轴器安装:
- 皮带安装时避免扭曲,张紧度通过按压皮带中部下陷量(约10-15mm)调整。
- 联轴器安装需涂抹润滑脂,并用百分表检测径向和轴向跳动(≤0.1mm)。
4. 辊筒与轴承安装
- 辊筒清洗:用柴油或专用清洗剂清除辊筒表面防锈油,检查表面无划痕或裂纹。
- 轴承装配:
- 加热轴承至80-100℃(油浴或感应加热),迅速套入辊筒轴颈,避免冷却后卡死。
- 安装轴承端盖时,涂抹密封胶防止漏油。
- 辊距调整:
- 通过手动或液压装置调整两辊筒平行度,使用塞尺检测辊筒间隙,误差≤0.05mm。
- 锁紧调整螺母,防止运行中松动。
5. 润滑系统安装
- 油路连接:
- 清洗油箱和油管,确保无杂质。
- 连接油泵、过滤器、冷却器等部件,管道走向避免急弯或挤压。
- 加油与排气:
- 注入指定牌号的润滑油(如N46机械油),油位至油标中线。
- 启动油泵,检查各润滑点出油情况,排除管路内空气。
6. 电气系统安装
- 配电柜接线:
- 按电气原理图连接主电路、控制电路和接地线,确保相序正确。
- 电缆穿管保护,避免机械损伤。
- 安全装置调试:
- 测试紧急停机按钮、安全拉绳、辊筒温度保护等装置,确保动作灵敏可靠。
- 调整安全防护栏高度(通常≥1.2m),防止人员接触旋转部件。
7. 试运行与验收
- 空载试车:
- 运行2-4小时,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噪音、振动或漏油。
- 监测电机电流、轴承温度(≤70℃)和辊筒表面温度(≤80℃)。
- 负载试车:
- 逐步加入胶料,观察混炼效果(如分散性、温度均匀性)。
- 调整辊距和转速,确保生产参数符合工艺要求。
- 最终验收:
- 提交安装记录、试运行报告和设备合格证,由用户、安装方和监理方共同签字确认。
三、安装注意事项
- 安全第一:
- 安装过程中佩戴安全帽、防护手套,避免高空坠物或机械夹伤。
- 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电气接线或机械检修。
- 精度控制:
- 水平度、同轴度等参数需严格按标准调整,否则会导致设备磨损加剧或产品缺陷。
- 清洁与防锈:
- 安装前对所有接触面进行除锈和防锈处理,避免运行中因锈蚀导致卡死。
- 文档管理:
- 保存设备说明书、图纸、合格证等资料,便于后期维护和备件采购。
四、常见问题及解决
- 问题1:辊筒运行不平稳
- 原因:轴承损坏、辊筒平行度超差或传动系统对中不良。
- 解决:更换轴承、重新调整辊距或重新对中传动部件。
- 问题2:润滑油泄漏
- 原因:密封件老化、油管接头松动或油位过高。
- 解决:更换密封圈、紧固接头或调整油位。
- 问题3:电气故障(如电机不启动)
- 原因:电源缺相、控制线路断路或保护装置动作。
- 解决:检查电源、修复线路或复位保护装置。